烙画艺术是一种民间艺术,它根植于民间,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南阳烙画,起源于秦汉,鼎盛于明清,发展于现代,素以南阳三大宝之首而蜚声海内外。烙画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以不施任何颜料以烙为主的表现手法,在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勾划烘烫作画,巧妙自然地把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技术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图案清新,美观大方,永不褪色。
解放初期南阳烙画是以烙画筷子为主发展起来的,筷子智慧,是中国独特的文化,象征着古老而悠久的中国文明,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它是东方人吃饭必备的工具。木烙画筷子选用冬青药木,质地优良,工艺精湛,性寒凉、色洁白,呈象牙黄色、气味清香,有助于养生。在方头筷面上,工匠们用手工烙绘出的画面,典雅精美,可供欣赏,是华夏艺术的又一种表现形式,所以又成为收藏者的至爱。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是当时以为广集众美的烹调爱好者。他纵观古来美食与美器的发展史后,叹道:“古诗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