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板加工
选好的木板如果质地特别粗糙或陈旧,可用净刨刨光,新板子可用细砂纸或细砂布打磨光滑。擦板时顺着木纹的方向擦,不能横向擦,也不能转圈乱擦。如果无规律地乱擦,会在木板上留下横七竖八的划痕,干扰画面,很难再把它擦掉。擦木板是一项体力活,如果板子数量不多,可手持砂布直接擦,把砂纸或砂布包在一块平整而光滑的木块儿上,擦起来不但速度快而且省力。(图17)生产大批烙画,可使用擦板机(抛光机),比手工擦板可节省几十倍时间,而且质量也好。三合板比较薄,用锋利的刀就可切开。较厚的五合板一般都用手锯或刀具锯开。
拓稿
把稿子拓到三合板上,最好用陈旧的复写纸,因为新的复写纸容易污染板面,留下深色的印痕,烙画时很难擦掉,直接影响画面效果。新的复写纸可用较软的纸将其表层的蓝色轻轻擦去,然后放在阳光下暴晒再用。用这种复写纸印出的痕迹,在烙画完成后很容易擦去。另一种方法是,用铅笔在白报纸上均匀涂上铅粉,用它来代替复写纸,效果比较理想。用炭铅笔或棕色铅笔涂比较快,涂好以后用软布或软纸轻轻擦一遍,炭粉既牢固又均匀。也可以在稿子背后直接涂上炭粉,但不要涂得太深以免弄脏板面。
拓稿时把稿子与三合板对好,用夹子夹住画稿一侧,防止移动。用硬铅笔沿着画稿的轮廓和结构拓印,不需要十分细致的描绘,表示出线条精确位置即可。注意不要有漏拓的地方。
温度与运笔速度对色调的影响
烙画虽没有五颜六色之分,但也像铅笔素描一样有五大调。水墨画的五色是靠毛笔中所含水分多少来决定。铅笔素描的层次,借助软硬度不同的铅笔在纸上画出来的深浅来决定。用烙笔烙画,既可以采用像铅笔素描那样反复熨烙,以增加层次,更应该靠调节烙笔温度高低以及运笔速度快慢和用力大小来表现色调深浅,这也是烙画独特的技法。在恒温的情况下,运笔速度快,所烙出的色调就浅,速度慢,色调就深。温度越高,速度越慢,烙出的色调就越深。(图18) 电烙笔温度和速度结合要灵活运用,烙比较大幅的写意山水、人物画等以及笔触较长的线、面,烙笔着板后有回旋余地。烙浅调子可用较快的速度,很少调节烙笔温度,主要靠运笔的速度、腕力的大小增加层次,达到包调的深浅变化。
有的烙画尺幅很小,笔触很短,运笔没有多大活动范围,比如刻画人物眼睛、鼻子的高光,绝对不能用高温快速解决,必须把烙笔降到适当温度,用慢速度小心翼翼地烙。尤其烙鼻子上的高光时,一定要把温度降到最低(烙笔放在木板上两三秒钟才烙出淡淡的焦色),烘托高光周围色调,留出高光点。
高温快速烙出的浅调子与低温慢速烙出的浅调子有质的区别,前者粗糙,后者细腻。烙极淡的远山和云雾,即使面积大也得适当调节温度,烙出的远山和云雾色调才柔和。用高温快速烙近处岩石的亮部,虽然色调浅点,但质地粗糙体现了岩石的质感。因此,一定根据画面具体需要,分别施以不同的方法。
烙铁变换温度有一个时间过程,如果频繁调节温度就会浪费时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先高温把较深的色调烙完,再适当调低温度烙中间色或浅色调,最后统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