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梅花主干多弯曲,枝干多挺直,纵横交错,穿插有致。烙枝干用笔要灵活,平锋、边锋、转折、顿挫都要结合运用,不可一笔烙死,给花留一定空隙,烙花时才能够有前有后,四面皆开。用电烙笔勾花朵,切忌呆板,正、反、斜、侧、已开、待放等姿态各异。用电烙笔的笔尖边锋勾烙花蕊,最尖端点花萼。有的花芽不必紧贴枝,显得信手随笔才有生气。
(二)兰花又名山兰或草兰。用电烙笔的边锋或平锋烙兰花,拉笔(拖)法、推笔(逆)法皆可。烙左边的兰叶用推笔法,烙右边的兰叶用拉笔法。表现兰叶要有转、有折、有粗、有细,粗如螳螂肚,细如鼠尾。兰叶结构为三笔一组,即一笔长,二笔短,三笔交凤眼。叶的多少都以此组成,少而不单,多而不乱。烙兰叶宦用高温,兰花色调清淡,就要适当降低温度,运笔要慢。花有五瓣,每瓣几乎是一笔或两笔烙成,用笔自外向里烙。正面的花瓣宽,侧面的花瓣窄。花蕊则用高温笔点烙,即可提神醒目。
(三)竹竹竿的粗细决定于烙铁头着板的面积。烙铁头面宽,着板面积大,烙出的竹竿粗壮。烙铁头小,着板的面积就小,烙出的竹竿就细。烙竹竿可以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一节一节地烙,中间节长,两端节渐短。运笔时用肘和腕部的力量,烙出的竹竿才匀称有力。
烙更粗的竹竿可以用复笔,就像画素描一样烙出明暗调子,具有立体感。然后高温烙竹节,掌握好运笔速度快慢和转折、提按,可以一笔一节,再作适当调整。烙好竹竿后用笔尖烙小竹枝,左右出枝,落笔要慢,轻轻下按,行笔稍快,腕力放松,收笔轻顿,挑锋。烙出的小竹枝中间细,两头粗,笔笔见节,用笔连贯。烙竹梢可以由外向里烙成丁字状短线,也可以由里向外烙成鼠尾状线。
竹叶有仰、有俯、有浓、有淡,叶子五笔一组,十笔一枝组合排列,由“人”字、“个”字、“介”字组成。烙叶子要根据画面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可多可少。
展现竹叶,可以用电烙笔先着板慢行,由窄转宽的地方用力按笔,速度逐渐加快,力量放松,最后轻轻提笔。烙竹子有时用平锋、有时用边锋、有时嗣推笔、有时用拉笔,以达到最佳效果为目的。
(四)菊菊花品种繁多,花形千姿百态。用电烙笔笔尖勾花瓣,从花蕊处一瓣瓣由里往外勾。注意花瓣的结构和外形变化,有的花蕊明显,有的花蕊藏于花瓣中间。用高温点烙菊花,可以在花瓣适当处略施明暗,以增强质感。
菊花叶子先用扁平的电烙铁烘烙,不要烙成一个颜色,要深、浅、浓、淡相宜,如同墨色变化。用电烙笔笔尖高温勾叶脉。菊叶有正面、反面,有卷曲形状,色调各异,相互衬托。用电烙笔把菊花头和叶子连起来烙成菊梗。 用双钩白描的方法勾烙花头、花梗和叶子,花瓣略施明暗,菊梗和叶子烘烙成较重的色调,就烙成一幅工笔效果的菊花图。
(五)荷花烙荷花的方法多种多样,工笔、写意、淡彩均可以。
工笔法就是用电烙笔笔尖烙出花瓣的脉络,从花瓣的顶端按放射状一笔笔勾烙,再用较低温度烙花瓣的明暗,好像画工笔画先勾勒后填色那样去渲染,如若施以淡彩(在“烙画着色法”一节里介绍)效果更明显。用线勾勒出荷叶的轮廓和叶脉,表现荷叶的残破和翻卷,可以烙明暗也可以不烙,均有立体感。写意法就是各种烙铁的综合运用。先用大扁平烙铁熨烙荷叶,叶形要有变化,注意透视感。适当留些空白,浓淡相间,虚实相生,如同泼墨,以求“墨趣”。在淡色或中间色部分用高温勾叶脉。浓重的部分若“墨色”已足,则不必再熨烙了。
荷花用电烙笔熨烙,不加明暗,不拘谨,运笔自如方能有神。
花蕊用高温点烙,叶梗和花梗用电烙笔平锋或电烙铁由上而下一次烙成,可浓,可淡,再用笔尖点烙梗上的小剌。
刚出水面的新荷叶,两面向中间卷曲,呈菱形。侧面的新叶先用扁平烙铁烙出叶形,再用电烙笔笔尖勾叶脉。正面的新叶,先用扁平烙铁烘烙后,再用电烙笔烙叶中间凹进去的深色调,使荷叶有卷起来的立体感,最后勾叶脉。用电烙笔平面烙叶梗,可以顺笔,也可以横用笔。
(六)蔓生花卉有草本和木本之分,要仔细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别。葫芦、丝瓜、牵牛花等为一年生草本花卉,无老枝,藤蔓多曲少折,纤细而鲜嫩;藤萝、凌霄、葡萄为多年生木本花卉,老枝纵横,皮粗多皱,曲折多变。表现草本和木本花卉笔法大不相同。
熨烙蔓生花卉要适当有昆虫点缀,如牵牛花上添只蝈蝈儿,葫芦藤加只天牛,活跃画面气氛,富于生机。烙花卉用写意法,烙昆虫用工笔法,一工一写相得益彰。
成熟的葫芦和丝瓜是烙画最常表现的题材,先用扁平的烙铁烙晚秋的霜叶和葫芦、丝瓜的基本调子,叶子有浓有淡,有前有后,注意叶子不得太规矩,应该残破不全,才符合节令气氛。葫芦、丝瓜色调要浅,并烙出明暗,高温电烙笔烙出藤蔓,将叶和果实连接起来。运笔动作灵活多变,有快慢、顿挫、转折。
用电烙笔的尖端烙出叶脉和丝瓜的筋络,再点缀些横点,表现丝瓜成熟出现的皱纹。成熟的葫芦表面光滑,用电烙笔烙出亮光。因烙焦的棕色与葫芦、丝瓜成熟后的颜色接近,所以就更逼真。
葡萄叶和藤的烙法与丝瓜、葫芦烙法基本相似,只是注意它们之间的差别。烙葡萄,先用低温电烙笔烙色调较浅的正面葡萄,烙出高光和明暗,再烙侧面和背面的葡萄。背面的葡萄较深,衬托着前面的葡萄,有立体感。用高温电烙笔笔尖烙葡萄上的小枝和点烙葡萄上面的果脐,或上、或下、或左、或右。
(七)昆虫昆虫种类繁多,如草虫、蝴蝶、蜻蜒、蝉和蜜蜂等等。只要掌握住它们的形体结构,烙法大体相似。电烙笔尖端烙头部,笔头平面烙胸、腹等部位,边锋烙腿。电烙笔笔头翻过来,其尖侧锋勾烙昆虫的触角和翅膀上细小的纹络。昆虫虽小,结构复杂,再另做一把笔头更细、更小的微型电烙笔方能胜任。
(八)鱼虾以鲤鱼、鲢鱼、草鱼、金鱼和燕鱼(热带鱼)最为人画。鲤鱼、鲢鱼、草鱼的表现方法相似,勾完轮廓后先烙鱼的眼睛,用较低温度电烙笔笔尖点瞳孔,圈烙眼睑。将温度调低烘烙眼珠,眼珠是球体,留出高光和反光,显出鱼眼的质感,方法是用笔尖在瞳孔两侧轻轻烙两笔即行。将电烙笔温度调高后勾烙鱼头、鱼鳃、鱼鳞和鱼的胸鳍、腹鳍、尾鳍等。勾线时鱼背的鳞片要重些,鱼腹的鳞片要轻。勾烙鱼鳍从根部轻轻烙一遍,显得薄而透明。用较高温度平锋烙鱼的头部和背部,背部到腹部色调逐渐变浅,腹部留空白。燕自扁平,鳍和尾形状尖而长,形如飞燕。燕鱼眼睛的烙法和上述方法一样,关键在烙好鳍和尾部。电烙笔的边锋勾烙出鳍和尾的几条长线,执笔要紧,行笔要稳,速度要匀,线条流畅不滞。平锋烙鱼身的花斑和较深的色调。鳍和尾的花斑用电烙笔笔尖紧密地点烙而成。
表现金鱼可以用烙鲤鱼的方法,也可以用写意的方法,而写意的方法最简单。电烙笔高温平锋先烙头部和眼睛,笔尖勾烙鱼嘴,平锋烙鱼身。适当降低温度平锋烙鱼鳍和尾,色调要淡,显出鱼尾轻柔的动感。烙较大的金鱼,先用扁平烙铁烙鱼身和鱼尾,再用电烙笔烙鱼头和鱼尾,效果也很好。 烙虾开始用较高温度的电烙笔从头部向胸部烙,行笔从慢到快,烙成尖圆壳,头部色调重些(灰色),胸部逐渐虚成淡色。头部两侧平锋横烙出“戟”状薄硬壳。适当调低温度烙虾的腹部,腹部共五节,节节相连,前三节宽,后两节较窄,在第五节处两侧平锋烙两笔成尾。
虾腿较多,烙时适当减半,以免杂乱。烙时笔尖可勾可点,可轻可重,一定要灵活。电烙笔的尖端烙虾钳,或平锋,或边锋,从头、胸中部开始勾烙,色调要重。烙到关节处顿笔,再烙第二节、第三节,显得粗壮有力。用电烙笔边锋从头部开始烙虾须,朝前的两条虾须用推笔法,朝后的四条虾须用拉笔法,线条要流畅,不能弯弯曲曲,一般呈弧线形。用笔尖从头部轻轻烙出几条小须,高温笔尖烙虾的眼睛,再用边锋从头部至胸部勾出一条黑线,更显得有透明感。
(九)麻雀麻雀外形结构简单,烙画起来比较容易人手。麻雀形体基本上由头身两个卵形组成,颈、尾短,腿细长。用电烙笔平锋先烙麻雀头部、背部和翅的棕褐色,再用笔尖高温烙嘴和眼睛,平锋和边锋点烙背上的斑点、黑色的飞羽和尾羽。腿和爪用笔尖勾烙,用力要刚劲,关节处要有顿挫,以示关节的结构。腹部用较低温度烙一两笔即可。
落在树枝上的麻雀确定好位置,先烙麻雀再烙树枝,根据麻雀的动态补树枝,这样比较自然,麻雀也容易落在树上。
掌握了麻雀的烙法,烙其它鸟如山雀、太平鸟。斑鸠、芙蓉鸟等都可以用此方法。喜鹊、八哥、燕子等可以先用笔尖烙眼睛,再用笔头平面烙头部、背部、翅膀和尾。温度高,烙出的色调油光发亮。较低的温度勾烙喙、舌和腹部。喜鹊的腹部羽毛洁白,只勾几笔轮廓即可,不需要烘烙色调。翅上的复羽留出空白,然后用笔勾几下即成。翅羽、尾羽和身体的衔接处不要烙得太死,飞动的翅烙得虚才有动感。